氯化鈣的制作工藝分為兩種,一種是堿法工藝,另一種是酸法工藝。今天就詳細介紹一下酸法工藝的制作流程供大家了解。
酸法氯化鈣的工藝主要是用22%的稀鹽酸+石灰石(含鈣在52%左右)反應制取27%的液體氯化鈣,經過濾分離,將濾渣棄去,濾液用石灰乳進行中和調節PH=8.9-9,氯化鈣溶液中的雜質如鎂、鐵、鋁等形成難溶的氫氧化鎂、氫氧化鐵、氫氧化鋁等沉淀,用壓濾機進行過濾,濾餅為固體廢物,濾液進行三效強制循環真空蒸發將27%氯化鈣溶液濃縮到68-69%后進入結片機進行制片,片狀氯化鈣在進行流化床干燥生產74%二水氯化鈣。
以上就是酸法氯化鈣的制作過程,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。大家有需要的話可以咨詢。
氯化鈣在常溫下由水溶液結晶而析出的常為六水物,逐漸加熱至30攝氏度時則溶解在自身的結晶水中,繼續加熱逐漸失水,至200攝氏度時變為二水物,氯化鈣再加熱至260攝氏度則變為白色多孔狀的無水氯化鈣。
氯化鈣是一種電解質。所以易失電子的鐵可以使或還原劑,而氯化鈣和氧化鈣中的鈣已達到-2價,不能再失電子,而氯離子和二價氧很難失去電子,所以不能成為。
2020年伊始,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含氯消毒劑成為不可或缺的抗疫化工原料,也會聽到很多客戶詢問,無水氯化鈣有沒有消毒作用,能不能直接用作消毒劑?
無水氯化鈣雖然含有氯離子但是本身并沒有消毒的作用,但是,卻是配置低溫消毒劑跟冷鏈消毒劑的主要原料。
次氯酸鈣及二氯為殺菌效果比較好的含氯消毒劑,但是天冷或者溫度較低情況下,它們的水溶液容易凍凝,因此無論噴灑還是擦拭,在低溫情況下消毒都會產生一定困難。尤其是在冬季氣候非常嚴寒的東北黑龍江、吉林等地區以及冷凍物品外包裝方面,消毒面臨著難題。
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,解決我國低溫消毒難題,中國疾控中心自2020年6月17日啟動了低溫消毒新技術研究。試驗表明,氯化鈣可使含氯消毒劑水溶液凍凝溫度降低,按照相關比例配比混合后,對溶液中的有效氯含量亦無影響。
2021年1月在黑龍江綏芬河市和山東青島市開展了應用試點,結果表明:研發的低溫消毒劑生產工藝簡單,原料成本較低,在低溫下消毒效果可靠,可有效解決北方高寒地區低溫環境和冷凍物品外包裝的消毒難題。
無水氯化鈣——作為冷鏈消毒劑、低溫消毒劑的防凍劑應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