氯化鈣的制作工藝分為兩種,一種是堿法工藝,另一種是酸法工藝。今天就詳細介紹一下酸法工藝的制作流程供大家了解。
酸法氯化鈣的工藝主要是用22%的稀鹽酸+石灰石(含鈣在52%左右)反應制取27%的液體氯化鈣,經過濾分離,將濾渣棄去,濾液用石灰乳進行中和調節PH=8.9-9,氯化鈣溶液中的雜質如鎂、鐵、鋁等形成難溶的氫氧化鎂、氫氧化鐵、氫氧化鋁等沉淀,用壓濾機進行過濾,濾餅為固體廢物,濾液進行三效強制循環真空蒸發將27%氯化鈣溶液濃縮到68-69%后進入結片機進行制片,片狀氯化鈣在進行流化床干燥生產74%二水氯化鈣。
以上就是酸法氯化鈣的制作過程,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。大家有需要的話可以咨詢。
氯化鈣分為無水氯化鈣跟二水氯化鈣兩種,外觀為白色粉末或片狀、顆粒狀固體。面對市面上形形色色的氯化鈣產品,如何去判斷孰優孰劣呢?
首先,判斷氯化鈣是否好壞可以從外觀上去判斷。氯化鈣工藝決定著其外觀為白色,觀察產品顏色是不是純白,中間有沒有其他的雜質,如果顏色比較暗或者是雜質比較多的話,一般就是品質比較差一些的氯化鈣產品了。
其次還可以去聞一下氯化鈣產品中是否存在這其他的異味,現在市面上比較多的氯化鈣是酸法氯化鈣,其主要原材料就是鹽酸,而產品的的成本迫使著一些商家去選用品質比較差,價格相對便宜的副產鹽酸。造成制成的產品中存在著刺鼻的酸味。所以選用氯化鈣時可以去聞一聞他的氣味。
后還可以那一定量的氯化鈣去化水實驗,融水后雜質比較多的氯化鈣品質一般是比較差的。
以上方法就可以大體判斷一下您現在的氯化鈣質量怎么樣了,感謝您的關注。
氯化鈣在常溫下由水溶液結晶而析出的常為六水物,逐漸加熱至30攝氏度時則溶解在自身的結晶水中,繼續加熱逐漸失水,至200攝氏度時變為二水物,氯化鈣再加熱至260攝氏度則變為白色多孔狀的無水氯化鈣。
氯化鈣是一種電解質。所以易失電子的鐵可以使或還原劑,而氯化鈣和氧化鈣中的鈣已達到-2價,不能再失電子,而氯離子和二價氧很難失去電子,所以不能成為。